首页 香烟价格 正文

距离全年的『稳中有进』,还需要10个『同比不降』-2020年中国城市GDP排名30强出炉

横向截断大渡河,这是中国正在建设的世界最高大坝,年产数十亿千瓦 来源:哔哩哔哩网

距离全年的『稳中有进』,还需要10个『同比不降』

开年以来的全面发动、开足马力,今年1、2月份以略高于目标进度、略高于去年同期、略高于去年同期增长实现新一年的良好开局,同时最大限度平衡和兼顾了加快目标进度与良好状态保持,稳定销量与提升结构,结构合理增长与需求有效满足,实现了高质量的「稳中求进」,呈现出可持续的「进中向好」,也为全年「稳中有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透过前两个月的「稳中求进」,既有进的全力以赴,从去年年末精准有效的跨周期调节,到今年开年过后抢抓元春销售旺季,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不遗余力,倘若是稍有懈怠,贻误的不止是销售时机,极有可能导致全盘被动;也有稳的来之不易,消费是在复苏,但消费也在分化,尤其节后随着节日氛围、节礼消费的退出,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不够活跃、缺乏活力。

还是那句话,优点是稳定,缺点是太稳定。

第一,前两个月兜住了全年的增长。1月份克服了春节时间早、元春间隔短、有效工作时间少的不利影响,再加上2月份的标准不降、节奏不缓,最终今年1、2月的销量实现要比预计的好、计划的多,创下近5年来同期销量新高,不管是已经完成的绝对增量,又或者以近5年1、2月份实现销量所占比重测算全年,都能够保证全年的目标实现。

第二,2 月中下旬增有所长放缓。尽管2月份实现不错的增长,但2月中下旬的销量有明显减量且连续出现同比下滑,日均销量远远低于全月平均水平,周对周来看,后两周比前两周也有接近两位数的销量减幅,同比减量也集中在后两周,尤其单箱批发均价的增长也降至很低的水平。即便把节后以及修复状态的因素考虑进来,这个趋势也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去年 12 月和今年 1、2 拉通算,增长没有这么大。今年1、2月份有效工作时间比去年同期多出1天,2月份所实现的增量也就比日均销量多一点点,之前也和朋友们讨论过,考虑到去年跨周期调节的力度和效果,今年的增长最好和去年12月拉通一起来看,而最终的结果是,去年12月和今年1、2月拉通对比,仅仅只是略有增长,去年年末的调控体现为今年的增量。

第四,结构提升的状态不错,但状态有起伏,增长有压力。尽管元春季节消费有复苏,但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消费分化仍在延续,在 1 月超高端和高端销量创下新高之后,节后明显回落, 今年1、2月份高端以上产品增量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特别是2月份超高端同比还略有减量,再加上价类调整的红利也不断地释放退出,后期结构压力还是不小。

既肯定成绩,又看到变化。

不管乐观,又或者悲观,终归要客观。如果坚持客观——理性、务实、审慎——的标准,我们会发现,没有那么乐观,2月中下旬特别是后两周的减量降速是阶段性的,还是趋势性的?消费复苏的势头和后劲,消费分化的趋势和压力?但也不过于悲观,不仅1、2月份所实现的销量结构好于预期,快于目标进度,也为全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市场状态也总体可控、不断向好。

要一以贯之,也要以变应变。

一是「十六字」方针从控到调的重心优化,更高质量的运行调控。相比于之前,「十六字」方针更加强调执行的严肃性,重在解决内部问题,核心是「控产降库、拧紧龙头」,现在的关键,更多需要围绕「增速合理、贵在持续」来提升调控系统性,关键在解决外部问题,更大力度「稳定消费、打通出口」,调的要求更直接更迫切,兜住增长,兜住状态。

二是「同比不降」是接下来最重要的调控坐标。从近几年的运行和调控来看,1、2 月份拿下足够的增量和结构提升之后,后续保持不低于同期销售、不低于目标进度就能保证全年的目标实现,也才能为年末跨周期调节留出合理的空间。从去年的销售情况看,3、4、5月和10月、11月这几个月非常关键,既有节礼消费的时机把握,也有传统淡季的消化克服。

三是坚持把满足需求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需求稳,则增长稳。不管基于长远可持续,又或者当前可支撑,稳定需求、满足需求、服务需求来不得半点马虎,也由不得丝毫挑拣。满足需求,既是认识问题,要有全局意识、整体观念,算大账、算整体账;也是技术问题,用长远眼光、系统思维,以需求的精准把握、投放的精细安排、供需的动态平衡来提升能力。

四是状态、销量、结构的再平衡。如果说之前是状态>结构>销量的考量,现在或许需要状态>销量>结构的平衡。任何时候,状态都是第一位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之前有过失去状态的教训,不能自乱阵脚、自毁长城。相比于结构增长,短期内销量的压力还要更大一些,首先是保证销量,然后兼顾结构,或许是更有把握的选择。

五是提升品牌活力,激发市场潜力。首先保证大品牌/大产品的主体地位,稳住「基本盘」,保证「基本面」,维护好产品品质,维护好市场状态。同时,也要引导不同类型的品牌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用增量思维做存量文章,更多心思去做增量、做细分、做特色,积极建立定位清晰、层次分明、形态丰富、风格多样的品牌生态,更好地激发潜力、引领消费。

相比于消费复苏本身,我们的优势是——「十六字」方针,精准精细运行调控,供需动态平衡——更稳定的需求、更可持续的增长,但这也意味着更大的「复苏」难度,因为过去几年的基数已经垫得很高,和那些恢复性增长有本质的区别,再加上距离销量理想值、理论值越来越近,增长空间不断趋紧,增长难度持续放大,这就更加需要保持定力、从长计议。

前两个月的来之不易而又好于预期,奠定了接下来「同比不降」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运行调控的关键所在。

当品牌遇到“消费复苏”与“消费分化”

整个2月份跑下来——从元春销售旺季,逐渐地恢复到常态消费——总的感觉是,复苏确实在复苏,久违的线下活动带来了市场热度,也释放了更多活力,但复苏是理性的,在度过元春季节「补偿性」的热闹之后,最终回归到「钱包说话」,复苏的热度保持、后劲活力也因此呈现出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之间的明显差异。

上周,西南财大和蚂蚁集团联合发布了《2022年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家庭消费保持增加但增速总体放缓,四季度有所好转,整体趋势向好。相比2021年,2022年四季度的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增速有所上升,享乐型消费乐观程度不高,四季度降幅有所收窄。报告的结论,也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我们的主观感受。

复苏中夹杂着分化,分化又影响到复苏。

从2月份当月的情况看,既要肯定平稳有序的一面,跨周期调节 春节时间差保证了2月份稳妥地消化掉节礼消费退出的不利影响,巩固了今年以来的开局良好,也为全年积累下来比较理想的同比增长;也要看到结构放缓的一面,虽然2月份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结构增长,但单箱批发均价已经降至接近于去年全年的水平,超高端和高端销量也有所下滑。

正如在从抓紧时机、加快节奏到抓紧调整、加快适应中所表达的那样,消费复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地如预期一样就热闹起来,期间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还需要解决不少问题;消费分化又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尽管现阶段或许还不算直接和强烈,但分化的影响和应对的难度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消费分化会延伸、加重品牌分化。

有必要把复苏的过程估计得更困难一些,把分化的影响估计得更严重一些。

得益于鲜明的政策导向、良好的市场状态、稳定的需求释放和积极的品牌作为,重点品牌在今年元春季节延续了之前的向好态势。一是市场份额再创新高,同比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二是销量占比高于产量占比,保持了更合理的产销平衡、节奏安排;三是整体上保持了与大盘基本同步的结构增长,高端扩张主导了结构提升;四是创新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增量、结构支撑。

进入到2月份,前面4个有利条件中有1.5个出现了变化,1个是市场状态不如之前好、距离理想状态有差距,呈现出比较明显和较为普遍的动销放缓、价格波动、库存增加;0.5个是需求没有之前稳定,总量还不明显,但结构降速比较直接。这些变化,除了元春旺季结束之后正常的、合理的、必要的调整修复之外,更多来自于消费分化的影响。

相比于状态下滑,更值得关注的是,状态修复的难度和过程——尤其超高端和高端——比之前、比预期准备的要更难、更漫长,随着节礼消费的退出,消费分化还原为「非必要不消费」,节前的高投快投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库存,不同品牌所受到影响大小,在体现为增长快慢之前,首先还原为状态好坏以及修复状态的难易程度和质量效果。

这样的差异,又进一步影响到结构提升。如果仅仅是保持增长——水涨船高——并不足以支撑起品牌的长远发展,关键在跟上大盘、跑赢大盘。今年元春旺季,整体的销量增长、结构提升掩盖了一些品牌超高端、高端包括单箱批发均价以上产品落后大盘、跑输大盘的事实,进入2月份之后,有些品牌的超高端、高端产品甚至出现下降,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如果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消费分化持续下去,消费将更集中于、趋向于强势品牌、头部品牌,那些市场基础好、消费认知度高、更具备社交仪式感、节礼价值感的品牌将更受青睐,要是消费分化的影响大到、持续到商业也有压力,就会进一步压缩非强势品牌的计划资源、空间机会。这也意味着,补充型销售的压缩,替代型消费的退出,普惠式增长的结束。

就像那个多少有些陈旧的笑话,「说是在电梯里有一个人,持续不断的做俯卧撑,随着电梯从1楼抵达10楼,有记者守在门口问他如何做到如此迅速的攀升,而他则回答表示都是因为做俯卧撑的姿势足够标准」。惯性增长,会让我们产生错觉,如巴菲特所说的有着「很长的坡、很湿的雪」。无错并不意味着战略正确,顺着往前走并不等于可以一直走下去。

这并非是分化版的「狼来了」,只是有必要保持头脑清醒、更多未雨绸缪。

一个是,守住「基本盘」。不管强势品牌,又或者二三线品牌,紧紧抓住并不断提升——核心产品、核心市场、核心客户——稳定性都是眼下的重中之重,不同品牌的区别在于,强势品牌可能更多关注状态表现,快一点慢一点不如稳一点好一点,二三线品牌或许更应该突出聚焦发展,将资源和精力更多投入到重点市场上,真正建立起有竞争力、支持度的比较优势。

另一个是,提升「鲜活感」。这个鲜活感,包含几个层面,一是市场层面的鲜活感,越是关键时候,越要关注终端表现,越要搞好客户服务;二是品牌层面的鲜活感,品牌要有故事可讲,要把故事讲好;三是产品层面的鲜活感,保持新产品、创新品类的成长性,这里的成长性不是单纯扩大投放范围、扩大终端覆盖,而是加固尝试性消费和可持续的消费拉新。

借用那句非常鼓舞士气的话——「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面对消费分化,品牌所需要现在需要建立的,既是扎到根的耐心,把最基本最基础的事情做好,把日复一日的事情做好;也在捅破天的勇气,技术创新要打破条条框框,也要为技术创新打破打破条条框框。这或许还离不开用「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精神,来持续地「补短强弱」。

在某种意义上,消费分化可以倒逼我们走出舒适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或许算得上分化的另类收获。

春节观察:热闹中的不够『热闹』

今年春节假期很长,很多地方都安排了9天的超长休假。

超长假期让大家有了更多休整放松、社交聚会的时间,这对于撬动节日消费、拉动有效内需是有帮助的,也有一定的效果。

热闹是真热闹。节日期间,全国各地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有春节档电影票房创下历史新高,有各地景点人山人海,有酒店餐饮排不上队,有高速路上堵城长龙……超长假期的安排,再加上大面积晴好天气的热情助攻,让大家都愿意走出家门,然后「来都来了,总得要吃点什么买点什么送点什么花点什么」,所以节日氛围起来了,节礼消费跟着也有不错的即时撬动。

不过,也真的只是热闹。很多地方看起来都是旺丁不旺财,看起来人潮拥挤但大家都不舍得花钱了,人均消费大幅降低。如果说之前的消费分化多少还属于厌恶风险的避险选择,现在则更多是「苟」下去的无奈, 捂紧钱包成为更多人的本能反应。总的来看,走得不远,花得不多,是节日消费热闹有余、内容不足的另一面。

还原到行业的经济运行,有总体稳定的一面,也有压力不小的一面。

1月份顶住外部压力,抢抓节日销售时机,实现了销量持续增长、结构稳步提升、状态总体可控,2月上旬节前7、8天时间也抓得比较紧比较实,到8日放假的时候,累计完成的销量增长、结构提升都保持了较为合理的进度和节奏,实现了高质量的开局起步为整个元春季节乃至上半年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赢得了主动。

不过因为2月份春节接近10天的停访停投,节前所积累下来的同比增长已经几近耗尽。截止18日的商业销量已经出现减量,收入增长和结构提升倒是维持在了总体不错的水平。

这里面有去年2月份,节后投放的数量、结构和节奏还是比较饱满的因素,如果把1—2月份拉通起来看,绝对销量、同比增量和结构增长整体上都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但这在解释同比有所下滑的同时,也意味着眼下稳增长、保进度,进而保持整个元春时节稳中难度很大的现实。

今年1、2月份能够兜住或者甚至接近去年同期销量,保持结构稳中有升,就是最好的结果。

在2月份剩下的10天时间需要实现略高于去年同期的销量完成,本来就不是简单轻松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以去年前2个月的市场情况,尤其后面较长时间所面临的状态压力,今年元春季节的状态提升和进度完成同等重要、更为关键,个别市场、个别品牌如果状态压力过大需要适当控制投放、调减增长,都是可以接受的,也都是必要的。

开年看全年,元春定增长。

超高端的压力——不是消费能力——主要还是消费场景压缩、消费意愿转弱,前者是没必要,「非必要」压减了消费活力和需求弹性,后者是不需要,兴趣转移和新的消费热点挤占了超高端的市场空间。对于超高端品牌,习惯了之前的高速增长,也习惯了相对稳定的消费环境、市场语境,继续保持在赛道之内没问题,但如果打破边界或者换了新的对手就是巨大的压力,市场是守不住的,超高端消费者也很难被习惯和惯性挽留下来。

而中低端则是无可奈何而又进一步加剧的消费降级,消费升级需要需要一万个理由,消费降级只取决于钱包空了。正所谓由奢入俭难,如果不是消费能力出了问题,没有人会主动降低档次,但也正因为消费能力出了问题,所以消费降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且让品牌千般努力充满无力感。

近段时间,我和朋友们交流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稳增长与提状态之间「既要」「还要」的压力,以及对于增长稳和状态好「既能」「还能」的责任。一边是稳增长的动作稍微大一点,市场状态就蹭蹭蹭往下掉,价格一旦下去了,久久都起不来;一边是保状态的压力很大、弦儿绷得很紧,即便采取了很多坚决的动作,状态也没有应声而起,随时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进亦忧,慢进也忧,状态不好更是忧上加忧。

这并不是多余的担心顾虑,而是我们必须理性面对并积极应对的新变化与新挑战。相比于前几年的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需求端的变化以及所传导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看起来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现在确实绷得更紧,也来不得半点懈怠。一句话,我们必须正视并接受从事半功倍到事倍功半的变化与现实。

表面看是销量的问题,实际上是结构的困难,首先需要解决的则是状态的压力。

销量的问题相对更好解决,需求较为稳定是最根本保证,只要适当优化并保证中低端产品投放,就能够更好地保持供需动态平衡,并兜底销量完成,但持续且连绵不断的消费分化延缓了结构向上的势头,也压缩了状态优化的空间,今天的结构提升变成了先稳住再说,稳住了再说。

相较而言,状态保持、提升状态取决于供给与需求、销量与结构、节奏与进度的平衡。这是一个原本比较平衡——但现在因为需求端的影响——变成阶段性的「不可能三角」,稳住销量和结构,状态难以保证;保持销量和状态,结构又很难守住;盯住结构和状态,难免牺牲状态。

在《开年以来:以过程的合理性追求结果的确定性》中,和朋友们一起讨论过今年的市场形势,从春节的情况来看,确实乐观不起来,但也不至于过分悲观,其他行业面临的问题困难,行业一样不少甚至责任更重、压力更大,然而专卖治理体系的治理优势、重点品牌扎实的市场优势、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良好市场状态的运行优势,让我们更有信心也更有底气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在讨论具体的方法策略之前,或许首先要有心态的调整,既要做好面对更大困难的准备,更要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更加尊重市场、遵循规律、遵守规则,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能自乱阵脚、自毁长城,这个时候不是拼决心而是比耐心。

也就是「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

一方面,更加善待市场需求,过去处于「紧平衡」状态,需求端也保持了足够的活力,对于需求的态度难免不自觉的看轻放松,快了就紧,慢了就压,高了就控控,低了就放,现在需要的是重新把市场需求真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结构提升与状态保持需要更加精细、更为精准的动作,要有更多的技术和细节,要有更充分的预见性与提前量。

今年有企业都提出「以自身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把自身的事情做好做到位,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懈怠,这是正确而合理的决定。

2020年中国城市GDP排名30强出炉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汇总整理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州、地区、盟,港澳台未计入,下文皆以城市统称)的经济数据,并得出“2020年城市GDP百强榜”。

统计发现:

● 万亿城市增至23个,苏州成为第6个突破2万亿的城市,东莞离万亿俱乐部一步之遥,东莞之后即为山东烟台与江苏常州,去年GDP为7800多亿。

● TOP10城市中,南京超过天津首次跻身前十,杭州超过武汉前进一名。

● 百强名单变化不大,云南曲靖、福建龙岩、四川宜宾3个城市新进,其中曲靖在百强城市中增速第一,达到6.6%;上升名次也最多,前进了12名。

● 退出百强榜的则是河南焦作,以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和包头。焦作GDP同比大幅下降20.6%,从2019年的96位跌至2020年的135位,骤降39名。

● 区域经济日益展现出抱团对垒的阵势,23个万亿GDP城市中,8城属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9市中有8个进入百强榜。

● 中西部城市复苏势头明显,沿海地区受外贸影响较大;与2019年相比,贵州、云南无城市名次下跌,湖南仅张家界下降一位。

● 逾九成城市增速为正,浙江舟山领跑全国,2020年GDP增长12.0%。延续2019年态势,经济增速20强城市中有一半左右来自广西、云南。

这些城市消费花在哪里了?

综合来看,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397元,增长5.1%,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最大,为30.2%,该领域消费支出也是同比增长最快的;其次是居住,2020年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3.2%,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24.6%;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同比降最多,降幅达19.1%。

各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如何?

天津数据显示,食品烟酒消费8516元,下降5.2%,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29.9%;其次,居住消费7035元,增长1.3%,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24.7%;教育文化娱乐消费2254元,下降37.1%,同样降幅最大。

四川数据显示,受居家时间增多及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全年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7026元,增长8.7%,受疫情影响,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较上年下降最多,降幅达9.0%。

广东数据显示,按消费类别分,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2升1平5降”态势。其中,食品和居住消费分别增长2.8%和5.5%,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与上年基本持平,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消费分别下降24.7%、14.4%、12.4%、5.2%和0.7%。

展望2021年,商务部明确,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全面促进消费,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重点从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优化消费升级平台、健全现代流通体系等四方面发力。

那么,2021年,你打算把钱花哪儿?

在保持主动中增强定力

得益于1月份的高开高走、向上向好,依靠抓早抓实的运行调控、投放策略,2月份克服了疫情多点散发反复的困难,消化了元春旺季退出的影响,整体保持了产销协调平稳、市场状态加固、品牌势头向好,尤其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巩固高开稳走态势,销量增长争取发展主动,结构提升不断趋于合理,在「开门红」的基础上实现了「开门稳」。

从运行态势、指标进度来看,积极主动的决策意图贯彻得非常到位。

一方面,从去年年末的跨周期调节,为今年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从逆周期到跨周期,系统地做好提前量、针对性的调控,不仅仅技术性地腾出了市场空间、延迟了销量体现,更在于将市场基础、品牌状态调整到更富韧劲、更具活力的程度,同时有效地把稳定预期传递到了零售终端,进而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同频共振、协调同步。

另一方面,今年一开年就全力以赴抓早抓前,为整个元春旺季乃至上半年争取到了更多主动。大家真正把稳增长、稳大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调控政策、货源组织、投放策略、进度安排的适当靠前发力,努力增加市场供给,切实提升供给水平,最大限度调动和满足了元春销售旺季的高端化、节礼性消费,牢牢将发展主动权抓在手中。

今年前2个月,进有质量。

从数据体现来看,进的质量,不仅反映为量的增长、结构的提升,更体现在基础、状态、后劲和活力上。1月份的抢抓主动,建立在当期可承受的基础之上,进入2月份的合理调整,通过量、结构、品牌数量、节奏的优化,迅速推动市场状态由「偏松」回归至「正常」「合理」「偏紧」,价格指数、库存状况、供需平衡逐渐回升至较好水平。

除此之外,最突出的特点,一是结构提升的贡献度、支撑性更加突出。紧紧抓住元春旺季的销售时机,围绕中高端产品的消费引导,以更积极主动的需求承接来支撑持续增长,在巩固销量大盘的同时也保证增量提供,一类烟增幅高于中高端产品增幅,「两高」产品增幅高于一类烟增幅,为全年的结构提升奠定了基础、赢得了空间。

二是创新品类发展质量更高、市场状态更好。今年1-2月,以细支烟、中支烟为代表的创新品类保持了良好势头、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细支烟实现了高于去年全年的同比增幅且单箱均价同步提升,一类细支烟成为销量主体、增长主力;中支烟拿出了连续的高增长表现,尤其销售结构在高基数基础上更上层楼,为结构提升提供新的助推。此外,手工雪茄也有很是亮眼的增长表现。

在这背后,一是重点品牌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元春旺季,依靠核心品规的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和新品类、新产品的稳步提升、持续增长,重点品牌将良好状态转化为向上向前的活力释放,为整体大盘稳定销量、满足需求、牵引增量、拉动消费提供了强力助推,特别是中高端产品的良好表现,助力很多重点品牌结构提升迈上新台阶。

二是供需匹配度、协调性更好。围绕开年的抓早抓好,工商企业以更大力度努力保障「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有」,确保货源适销对路有效供给,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类型的市场需求。实践证明,零售客户有得卖、消费者有得选,既符合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的内在要求,也有助于行业整体的稳中求进、进中有为。

也要清醒看到,稳有压力。

从数据上看,2月份相比1月份出现一些新情况,和近几年同期相比也有一些新变化,尤其日均销量处于近几年同期较低水平。如果1月份稍微松一点、慢一点,2月份乃至整个上半年的压力就会大很多。尽管有主动调控的因素,但也要看到外部的变化和压力,去年四季度以来,消费下行的压力增大,社零增速10月份开始连续走低,要高度重视并保持足够警觉。

要完善运行调控,稳定行业经济大盘。关键是坚定不移贯彻「十六字」方针,在坚持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提高运行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促进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提升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努力实现「稳」和「进」平衡联动、相互支撑。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安排要求,接下来或许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关键。

一是保持主动。不能因为1、2月份的高开稳走就放松要求、降低标准,从3月份开始要继续坚持清零心态,以新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区间,围绕「两个不低于」——不低于目标进度、不低于去年同期——的节奏、进度,同时根据市场状态、品牌表现和客户反映,积极稳妥地优化投放建设,不断提升市场状态、品牌活力和客户盈利。

二是增强定力。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要保持宏观政策和运行调控的连续性、延续性,充分发挥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治理优势,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持续推动运行调控的精细化、精准化,以提前量、灵活性来牢牢把握经济运行的主动权。加强预期管理,做好预期管理,使外部预期与行业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三是防范风险。时刻保持安全防范、风险化解的警惕性、主动性,既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积极消除避免近几年行业运行平稳有序而形成不自觉的温室效应、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也要盯住内部问题短板,有些市场节后的状态修复还有差距,有些品牌跑得很快,状态没有想象中的好,不能因为整体面上的稳与进就忽视了具体现实的短和弱。

四是担当作为。近期,商务部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千方百计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抓好政策落实,增强消费市场的主体活力;创新理念方式,办好消费促进活动;服务美好生活,打造消费升级平台——三个方面的实施意见。接下来,既要在刺激消费中发挥作用,又要在刺激消费中抓住机会。

就在昨天,行业公布了「2021年烟草行业实现税利总额和财政总额创历史新高」,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也意味着新一年更大的责任和挑战。

更多相似内容:

http://share.x3cn.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1277435

http://www.ly.gov.cn/html/1/m/2/4/5/10929288.html

http://www.rayhahah.com/11baike/G2jnL.html

https://m.163.com/dy/article/IPV1F43O051492T3.html

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3907375

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4-02/02/content_17367515.html

https://m.askci.com/news/20210208/1648441356323.shtml

https://www.ndrc.gov.cn/xxgk/jd/wsdwhfz/202009/t20200909_1237892_ext.html

https://news.cctv.com/2024/02/02/ARTIzlCK9iCdiFQzWH6pCLIj240202.shtml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